古代选妃子怎么选-古代是怎么选皇后的-新的樱雪热水器能用多少年
大家都知道哈,在古代皇帝就是最高的统治者,宣扬什么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”。在古代皇帝享有这个国家所有事物的一切主权。就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人家皇帝的,什么吃穿住用都是最好的。这当然也包括美女啦!
今天小师妹就跟大家聊聊皇帝选妃的事情!
古代皇帝对于选妃要求是相当严格的。对采选进宫的女子,在年龄上都有明确的要求。东汉时要求,13岁以上,20岁以下。但各朝要求不尽一致。三国时吴主孙皓要求,“十五六岁简阅”;南北朝时北齐要求年14岁以上,20岁以下;明太祖朱元璋时则要求15岁以上,20岁以下,最小不能低于13岁。反正就是选那些年轻的女子。
网络配图
具体又是怎样选的呢?就以明熹宗朱由校的选妃过程为例。
天启元年,朱由校16岁,到了大婚的年龄。当时,由司礼监秉笔刘克敬任总管婚事,先期在国内挑选出了一批年龄在13岁至16岁的女孩。官方当时发了路费,让她们的父母亲自陪送到京城备选,在当年的正月集合。当时,送达京城的候选的女孩子有5千人。
第一关,体态检查。
初选时,工作人员仅从外表上大概检查了一下。每100人为一组,按年龄大小排队站好。工作人员从她们面前走过,高一点的,矮一点的,胖一点的,瘦一点的,全都不要,这样5千就被涮去了1千人。
第二关,进行五官身材检查。
与头天那样,每百人为一组排队站好,细看每一女孩的耳、眼、嘴、鼻、头发、皮肤、腰围、肩宽等部位,有一部位不合格者,哪怕身上长颗黑痣,都要淘汰。又让女孩自报家门,听其声音如何,是不是有口吃的毛病。这样,又涮去了2千人。
网络配图
第三关,借用工具测量身体是否符合比例,看气质如何。
凡是手腕粗短的,脚趾肥大的,举止轻浮的,都不能过关。这样,再被涮去1千人。
第四关,“裸检”。
余下的1千名女孩子全部被召入宫中,以备后宫之选。由年老的女官带到密室,摁摁乳房,查看长得挺不挺;闻闻腋下,有没有狐臭。最后摸遍全身,试试长得是否丰满发达。这样,又涮去了700人。
第五关,长期观察,重在性情。
300名精选下来的女孩子留在宫中生活一个月,以观察其生活习性、说话态度、智力高低、人品如何。前面的四道程序重在观察“体”,这一关重在“德”和“智”。这样最后选出了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、全部优秀的50名女孩子,都成为了朱由校的嫔妃。
网络配图
古代各朝皇帝选妃大都如此。能选上的女孩子无论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,估计这些女孩子带了现在,参加选美神马的还不是手到
古代学生放假叫什么?古代学生有寒暑假吗
古代是农业社会,一切围绕着农业展开,学业同样如此。古人选择开学时间一般会选择农闲时间。以此让家长不用为孩子上学耽误农活。古代是农业社会,一切围绕着农业展开,学业同样如此。古人选择开学时间一般会选择农闲时间。以此让家长不用为孩子上学耽误农活。分朝代来看。在汉朝,一般有三种入学时间:“正月农事未起、八月暑退、十一月砚冰冻时。”
简单概括就是春季入学,秋季入学和冬季入学。一般来说,春季入学多在正月十五以后。而秋季入学和现代开学时间较为接近。 到了南北朝,冬季入学成了主流。不过在开学时间上和此前略有不同,一般为农历十月。
网络配图
古代放假吗?
知道了开学时间,还必须得说说学生的假期。古代学生也是有假期的。只不过没有像如今这样寒暑假分得那么清楚,而且假期也比现在少很多。 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,规定每天5~7点到校,17~19点回家。每年正月十五开学,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结束。所有的休假时间只有每年年末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。
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~9点入学,15~17点回家,每个月放假3天,其他时间不得擅自离校;另外一种学校,则是每日日出上学,日落放学,9~11点吃午饭,每年端阳初四、初五,中秋十四、十五,清明,七月半,十月朔各放假一天,平时概不放假。
比起现在动辄3个月的假期,同学们还是知足吧。
几岁上学?
古代对学生的入学年龄的要求一直在变化。如唐朝六七岁的儿童就可以进“小学”。这和现代入学年龄差别不大。
在古代晚上学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比如明朝有规定“8岁以上、15岁以下,皆入社学”。所谓社学就相当于现在的乡村小学。8岁是古代较为普遍的入学年龄。当然,即使你超过15岁,你依然可以去“上小学”。古代有20岁上小学也很多见,甚至30岁上小学的例子。
网络配图
而这些“社学”的门槛也很低。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,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,凡是愿意读书的,都可以来参加。要说义务教育,中国古代可能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。
当然有些地区,也会对儿童入学采取强制性措施,比如规定:“民间子弟8岁不就学者,罚其父兄。”也就是说,有些地方如果8岁不送孩子去上学,那么父兄就要遭到责罚。可见古时候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。
都学些啥?
如今我们的小学生学的是拼音、数学等基础知识,那么古时候的小学生都学些啥呢?
作为启蒙教育,一般小学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、作文。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都是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《千家诗》等,简称“三百千千”,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。
识字了之后一般开始教写字,然后开始学习一些经、史、历、算的知识,还包括一些本朝的律令以及一些冠、婚、丧、祭等礼仪。到了明清时期,有的学校已经出现了“课表”,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,设置了一份课程表,里面就包括“教琴、习射、习乐歌咏”等内容。
网络配图
当然,古代的教育还是非常重文轻理的。但是,如今令无数学生胆寒的数学,古时候那也是要学的。小编找来了一道古代的几何题——“圆外切六等边形法,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,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,以图解之。”你
- 上一篇:关于重阳节的祝福语-重阳佳节的祝福语及图片-申花燃气灶的正确打火方法 [2024-06-20]
- 下一篇:古代选妃对身体标准-古代选妃制度-燕山密闭式燃气热水器价格 [2024-06-09]